当前位置:学会之窗 > 科技服务

一“网”情深 护佑万“心”——记市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主任杨亚莉

时间:2022年11月02日 来源 :仙桃市科学技术协会

杨亚莉,女,45岁,中共党员。市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主任,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主任,学科带头人,市心电图质量控制中心主任,仙桃职业学院特聘教授,《实用心电学杂志》编委。她带领科室获得全国优秀心电集体、市级工人先锋号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。个人在多个国家、省级心电学术团体任职,出版专著4部,主持省、市级科研项目3项,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。获全国优秀中青年奖、湖北省年度突出个人、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、市百佳医生、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。

  梨涡浅浅,笑容明媚。45岁的杨亚莉,给人第一印象是随和、亲切。“5+2是常态,线上线下都很忙,早就习惯了。”接受记者采访时,她一边忙着在电脑前看心电图出报告,一边抽空作答。

  杨亚莉1977年出生在剅河镇街。父母是街坊邻居公认的“仁善人”“能人”。热心、爽朗、能干的性格因子,从小浸润在杨亚莉骨子里。22岁大学毕业,她顺利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。

  在一般人眼里,心电图室属“边缘科室”,工作很难出彩。可凡事认真的杨亚莉,从没小看自己的职责。点滴小事都一丝不苟,并勤于总结、反思、创新。

  工作中她发现,很多基层医院转来的病例,由于心电检查设备陈旧及专业的心电诊断医生匮乏,导致“小病成大病”。何不利用市一医的硬件平台和团队优势,帮助更多基层医院、惠及更多底层患者呢?在她的大力呼吁和积极推动下,20186月,仙桃市首家医卫共同体——心电远程诊断中心正式成立。这个中心由市一医牵头,搭建起了全市心电诊断“一张网”。全市26家基层医疗机构及22辆救护车、86家村卫生室的心电设备接入“一张网”。而比“网”先行一步的,是覆盖全市相关医务人员的心电讨论学习微信群、“线上会诊室”。杨亚莉和她的团队,利用多年累积下来的专家“人脉”,24小时在线解疑答惑。

  自我市心电一张网建成投用以来,已累计开展常规心电远程会诊超30万例。日均会诊量220例,发报告平均用时3分钟。累计发现危急值病例1000多例。在全国心电一张网建设单位“上传数量”排名单上,我市一直位居榜首。这与杨亚莉和她的团队数年如一日的奉献、敬业有着直接关系。

  “大医治未病,防要大于治。”尽管工作异常忙碌,杨亚莉还是热心科普,积极投身于“治未病”“大健康”事业。在她主动请缨推动下,全市首家医防融合健康科普工作室在剅河镇卫生院成立。杨亚莉每个月都会挤出时间到工作室做科普、教业务。她还利用各种契机,带动全院同仁、全市同行,到乡镇、到农村,举办了多场惠民科普、送医下乡活动。每一次活动现场,她都会深情地对父老乡亲“告白”,“我就想真心实意地,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,为咱们老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!”

  为提升业务能力,她全国“拜师”,求知若渴;为帮助更多人,她又把自己学到的无偿“输出”。像一个“中间枢纽”,她每年请全国100多位心电方面的“大咖”为远程单位授课,让全市同行实现线上线下“面对面”求教。她的心电工作群,因此总是异常活跃。为惠及更多人,她还坚持到市电视台、广播电台做健康科普主讲嘉宾,坚持写健康科普文章。

  “聚微光,成星河。我会继续发光发热,为仙桃人民的‘大健康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”杨亚莉说,无悔过去、不畏将来,她会一直在路上。

   摘自《仙桃日报》  全媒记者 郑恒

 

版权所有:仙桃市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:中国仙桃网